初二历史
识图并简答 (1)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? (2)发动者是谁? (3)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?这一主张实现有何意义?
识图并简答(1)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?(2)发动者是谁?(3)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?这一主张实现有何意义?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(1)西安事变(2)张学良、杨虎城(3)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【解析】(1)根据图片中的人物张学良
读材料并简答 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;那里有森林煤矿,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;那里有我的同胞,还有那衰老的爹娘。九一八!九一八!从那个黑暗的时候,脱离了我的家乡,抛去那无尽的宝藏,流浪,流浪!哪年哪月才能夺回那我那可爱的家乡!哪年哪月才
读材料并简答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;那里有森林煤矿,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;那里有我的同胞,还有那衰老的爹娘。九一八!九一八!从那个黑暗的时候,脱离了我的家乡,抛去那无尽的宝藏,流浪,流浪!哪年哪月才能夺回那我那可爱的家乡!哪年哪月才能夺回我那无尽的宝藏。爹娘啊!爹娘啊!什么
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悲喜剧,在报纸的头版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。1949年4月23日,李先竹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读到的头条新闻是 A. 城头变幻大王旗,清帝宣统下诏退位 B. 火烧赵家楼,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 C. 应蒋之邀,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
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悲喜剧,在报纸的头版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。1949年4月23日,李先竹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读到的头条新闻是A. 城头变幻大王旗,清帝宣统下诏退位B. 火烧赵家楼,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C. 应蒋之邀,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D. 南京解放,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二
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,正确的有 ①毛泽东做了《论联合政府》的报告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讨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④决定建立敌后根据地,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A. ①②③ B. ②③④ C. ①③④ D. ①②④
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,正确的有①毛泽东做了《论联合政府》的报告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③讨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④决定建立敌后根据地,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A. ①②③B. ②③④C. ①③④D. ①②④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依据所学可知,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
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,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A. 南京和武汉 B. 南京和上海 C. 重庆和武汉 D. 南京和重庆
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,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A. 南京和武汉B. 南京和上海C. 重庆和武汉D. 南京和重庆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,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,揭开了战略性进攻的序幕,像一把钢刀一样直插敌人心脏,严重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,使中共由战略防守转为战略反攻。
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 A. 蒋介石撕毁“双十协定” B. 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C.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. 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
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A. 蒋介石撕毁“双十协定”B. 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C.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. 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,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,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。故选B。
1947年3月,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,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( ) A. 中原解放区 B. 东北解放区 C. 陕甘宁解放区 D. 山东解放区
1947年3月,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,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( )A. 中原解放区 B. 东北解放区 C. 陕甘宁解放区 D. 山东解放区 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C【解析】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中的相关史实,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,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,194
中、日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,近代日本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,回顾两国关系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阅读材料,完成问题。 材料一 (1)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,这次战争后,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?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? (2)历史教师唐老师要求学生
中、日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,近代日本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,回顾两国关系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阅读材料,完成问题。材料一(1)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,这次战争后,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?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?(2)历史教师唐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导学案的部分内容,如果你是唐老师的学生
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: 材料二: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: 材料三:1949年4月20日晚,中路大军的突击队首先发动渡江战役,一声令下,在水面待命的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。第27军某团5班的渡船冲在最前面,他们不怕牺牲,迎着敌人的火力冲锋,第一个在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登
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:材料二: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:材料三:1949年4月20日晚,中路大军的突击队首先发动渡江战役,一声令下,在水面待命的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。第27军某团5班的渡船冲在最前面,他们不怕牺牲,迎着敌人的火力冲锋,第一个在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登上长江南岸,成为“渡江军一船 综合人教版《中国
阅读下列材料: 材料一:“大战(指抗日战争)方告结束,内争不容再有。……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,共定大计……”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 材料二:“本人此次来渝,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,商讨团结建国大计。……目前最迫切者,为保证国内和平,实施民主
阅读下列材料:材料一:“大战(指抗日战争)方告结束,内争不容再有。……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,共定大计……”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材料二:“本人此次来渝,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,商讨团结建国大计。……目前最迫切者,为保证国内和平,实施民主政治,巩固国内团结。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
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. 抗日战争的胜利 B. 解放战争的胜利 C. 新中国的诞生 D. 抗美援朝的胜利
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A. 抗日战争的胜利B. 解放战争的胜利C. 新中国的诞生D. 抗美援朝的胜利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,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去的完全胜利的革命,洗刷了中国的百年耻辱,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。故选A。
“王明路线滔天罪,五次‘围剿’敌猖狂,红军急切上征途,战略转移去远方” 《长征组歌》。你认为“红军急切上征途”的主要目的是( ) A. 准备北上抗日 B. 保存实力,进行战略大转移 C. 红军的战略战术 D. 扩大革命根据地,传播革命火种
“王明路线滔天罪,五次‘围剿’敌猖狂,红军急切上征途,战略转移去远方” 《长征组歌》。你认为“红军急切上征途”的主要目的是( )A. 准备北上抗日 B. 保存实力,进行战略大转移C. 红军的战略战术 D. 扩大革命根据地,传播革命火种 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本
我党从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: A. 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. 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.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. 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
我党从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:A. 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B. 必须建立人民政权C.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. 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,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都是以进攻大城市为主,最后都遭到了挫折和失败,所以共产
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,它创建于(- ) A.洋务运动时期 B.辛亥革命时期 C.国民大革命时期 D.抗日战争时期
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,它创建于( )A.洋务运动时期 B.辛亥革命时期C.国民大革命时期 D.抗日战争时期 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C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,1924年5月,孙中山先生晚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,创建了黄埔军校。黄埔军校蒋介石任
如果以“勿忘国耻,以史为鉴”为主题出一期板报,下列素材中应选择的是 A. 南昌起义 B. 九一八事变 C. 西安事变 D. 重庆谈判
如果以“勿忘国耻,以史为鉴”为主题出一期板报,下列素材中应选择的是A. 南昌起义B. 九一八事变C. 西安事变D. 重庆谈判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根据题干信息“勿忘国耻,以史为鉴”,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“勿忘国耻,以史为鉴”,外民族的入侵称为国耻,选项B符合题意,因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
下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,若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,下列哪项最准确 A.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B.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.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D. 抗战胜利举国欢庆
下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,若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,下列哪项最准确A.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B.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.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D. 抗战胜利举国欢庆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C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分析图片及文字说明,可知图片是中大一大会址,中共一大召
1945年8月,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,山城为之沸腾。重庆各界纷纷在《新华日报》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。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. 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” B. “打倒列强,除军阀” C. “还我河山,守土抗战” D. “要和平,争民主
1945年8月,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,山城为之沸腾。重庆各界纷纷在《新华日报》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。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. 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”B. “打倒列强,除军阀”C. “还我河山,守土抗战”D. “要和平,争民主”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依据所学知
为纪念周恩来总理,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。在“烽火中的周恩来”版面中,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. ①②③ B. ②③④ C. ①③ D. ①③④
为纪念周恩来总理,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。在“烽火中的周恩来”版面中,能选用的素材有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A. ①②③B. ②③④C. ①③D. ①③④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此题考查周恩来的相关知识点。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:在“烽火中的周恩来
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.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.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.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.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
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.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.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.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.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此题考查的是不平等条约的影响。根据课本所学《南京条约》的签订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
“自鸦片战争以来,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: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,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,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……”。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“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” A. 洋务运动 B. 维新变法 C. 辛亥革命 D. 新文化运动
“自鸦片战争以来,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: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,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,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……”。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“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”A. 洋务运动B. 维新变法C. 辛亥革命D. 新文化运动二、参考答案与解析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,洋务运